一、理论学习 《基于本土资源的园本课程开发》-学前教育研究 陈大秦 ㈠明确园本课程的价值,形成园本课程开发的思路 ㈡深入实践,挖掘本土课程资源 ㈢开发整合,形成基于本土资源的园本课程形态 阅读分享: 应分类整理本土文化资源。经过系统的挖掘与归纳、分析与筛选,幼儿园可以将幼儿园所 处的区域内特有的自然、社会、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进行简单分类,归纳为名优特产、风景名胜、民 间游戏、民间传说、民俗风情等类别。结合不同资源自身的特点与幼儿发展的需求编制出资源列表, 将其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素材。 除此以外,幼儿园所属的家庭和社区也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利用本土资源开发建设园本课 程时,同样应注意充分发挥家长与社区的作用,通过“园外导师”“家长志愿者”“家园亲子活动”等途 径,将这些可以移动的资源“请进”幼儿园,这样不仅可以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而且有助于激发家长和社区对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关注和参与热情,共同为幼儿园课程建设添砖加瓦。 充分挖掘本地自然资源。陈鹤琴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一本无字的书,是“活教材”。它为幼儿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最有趣味的学习场所,这对于擅长在真实的自然生活情境中进行行动性学习的幼儿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学习和生活经历。 教师要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走进自然,结合当地的人文景观和节日开展系列教学活动。体验独特的本土文化气蕴,进而滋生爱家乡的自豪之情,增添幼儿园课程的生活气息和本土情韵。 二、小日子课程方案论证 袁:文化自信属于理想状态,还是我们的生活化课程,生活化课程和游戏化课程是两种不一样的课程。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要关注生活为核心的内容,游戏化是充满游戏精神。所以我们的小日子课程要突出生活化。我们要厘清概念。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并且统一认知,先看顶层设计:以园名为契入点,万物可创,更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是高于自然界的。万物滋养则提现了人与自然的平等状态。万物是完整的科学的知识体系,滋养背后链接的是成长的规律、秩序和节奏,旨在满足幼儿个体成长的不同需求;成长背后指向的是教育目的,旨在帮助儿童成为更好的自己。 基于这样的理念,小日子属于底层逻辑还是核心逻辑需要再思考。对应相应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其中教育观有一部分修改。佐证我们的课程理念。课程理念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梳理,特别是涵盖了评价观,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可以将我们实际在做的东西倒过来梳理进去。 “一日”:日包含了一天的生活环节,生活化课程的体现,对应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应该是最最多的。具体“时刻”要调整,“问好时刻”改为“来园时刻”,所有的教育教学,可以换为“生活时刻”、“游戏时刻”、“学习时刻”、“运动时刻”。可以突出“生活时刻”中的亮点,体现自我管理。所有的内容把板块分类好,都囊括进去。 “一周”:周三社团日、周一收集日、周二所有的亮点、分享分享日也可以融入更多资源,老师、孩子、厨师都可以参与;周四:先空着;周五:劳动日,大扫除,打包被子、整理自己物品;周六:行走日可以的。 “一节气”:节气明信片:知识性了解、节气周刊:指向游戏、节气美食,用不同形式分类进行,如果合并的话,就是都包含在里面,风俗包含了美食、游戏等会有重叠,突出节气的最亮点,可以把节气风俗换位节气行走。名片就不要了,都要精简。 “一月”:涉及每个月,“迎新月”、“团圆月”,与节气也相关联,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要落实。 “一季”:小班是“入学典礼”、中班是“升班典礼”、大班“毕业典礼” 最多的还是“一日”,是基础课程。其他的是项目课程。日要和周、季、年串联在一起。如收集日,当天就要有生活环节渗透,要体现研究的价值、落地的价值,运动日是跳绳,那收集日就要收集各类绳子,是自然渗透的,不是指向集体活动。一旦当你游戏内容替换了,那么生活中的谈话就要切换了,关注材料与环节的利用,一个班可以专门做这一个收集日。劳动从小班、中班、大班结合生活中的一个环节做亮。 朱:最大的共性和别的园的区别在哪?是怎么融合? 丁:我们的课程就是渗透在一日生活中的,如签到、集体教学,如收集日就要和环境创设结合在一起。做拔草日时就要把课程中的内容替换掉,如请专家来介绍各类草、了解各种草、 给草测量。像大班就可以几条线收集,指向运动、游戏各方面,解决需要。 丁:生活环节就要扣住“劳动日”在做,节气分散在每一个时刻中。如平时睡的好,可以参加“不午睡日”,实在不想睡的小朋友可以集合在一起做有意义的事,需要教师很高的专业性。 主任:需要进一步统筹,具体一日活动要融入进去。如收树叶,就要把树叶用起来,谈话活动、游戏活动等,不要设定内容但是要用起来。 丁:离园时刻就要回顾一天我们的内容 主任:分享日也可以串联起来,把孩子没机会说出来的话聊出来,分享喜悦,带着愉悦的情绪渲染其他的情绪。 薄:成文后大家就可以知道这些资源能做哪些事,对应不同年龄段,不同环节都可以使用。 主任:收集强调资源利用,关注“我要什么”、“我怎么用”,真正做好资源库建设。 薄:反馈给家长他们会觉得我们是专业的,更加支持请我们的工作。 主任:周四可以阅读日,比较传统但有价值。也可以班本留白,叫“自主日”,老师和孩子都自主。节气点怎么和一日联系起来,和班级台历上面有一个完整的框架。如周一上面都是收集日的标记,我们独有的工作日历,节气的知识点可以罗列。如小雪:期待雪?温度?生活环节里要体现进去,需要课程意识。 周:先整理下哪些能做? 玉:每个班有重点,可以做连续的、深度的,收集日是小班,但是实际运用、出发点,但是后续的反思没有体现了。 丁:有的能分解的分解,但不是每个地方都要展开来。节气如何和日、如何和时刻结合。 周:节气只是在做推送的班级在做,只有班本化的东西才能做。劳动日更加好实施,如收纳、体锻整理、洗奶杯,解决问题就很好。种植箱、包干区都可以用起来。周五让孩子自己洗,不同年龄段不同要求与内容。以劳动日为载体,先做起来。 丁:调研的时候也发现,保育员有没有放手,是不是真正把劳动的时间留给孩子。 周:把月和建构式的主题结合起来,如迎新月可以和“红红火火”、“新年来了”建构式主题结合起来。 主任:需要一个融合机制:目前是两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