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课题研究 > “十四五” > 研讨活动 > 正文

文化自信视域下幼儿园“小日子”生活化课程的建构研究(9月)

作者: 时间:2023-09-28 点击数:

禾幼教中心 万和路 幼儿园研讨活动记录表

2023-2024学年度第学期

研讨主题

教科研训一体化指导基地科教融合活动

主持人

周乃璧

记录人

曹旭晨

 

一楼多功能

 

20239289001100

课程类别

集中研讨

参加人数

16

活动过程记录


一、集体活动观摩

大班社会《百家姓》

㈠出示姓氏签,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㈡积极思考大胆讲述,发现姓氏的传承特点 

   ㈢在游戏竞赛中,感受姓氏的丰富性

㈣延伸活动,观看视频《百家姓》

二、现场研讨

洪:升入大班后,班级里小朋友对于自己姓名的兴趣愈发浓厚。他们知道自己的姓,但是不知道姓氏是具有传承意义的。为了让小朋友了解人名字中的姓知道自己及周围人的姓氏感受姓氏文化传承。我通过观察、对比、游戏竞赛等方式,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萌发认识百家姓的兴趣。

在活动后,小朋友对姓有了解,而且很感兴趣。不过活动时间长度对于大班孩子不够,可以增加环节帮助能力强的幼儿加深对姓氏的了解,同时,也帮助薄弱的孩子加强对姓氏的认知。

朱伊琳:我也在思考如何将传与承更好地展示出来。我们的“传”更多关注孩子对于姓氏最初的理解或者姓氏的来源,换成百家姓的立体书的形式展示百家姓会不会更生动一些。

周乃璧:一是活动时长不够。二是“传承”方面的体现弱一些,还是主要偏向孩子已有经验,孩子感受到的是姓氏的庞大。

朱颜玉茹:姓氏除了和爸爸父辈的姓,还可以讨论有的孩子是和妈妈的姓。

丁:还有具有太仓特色的“复姓”,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关注地方姓的特色。

薛: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和地方民俗上的会有一些不同之处,可以通过了解,让孩子更多感受太仓地方的特色。

周乃璧:不管怎么说,我们的主线还是回归到姓的“传承”上。

朱颜玉茹:比如说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姓氏的传承。

周:可以先找找自己的姓在哪里,孩子对于其他孩子的姓没有更多的感受,所以找姓的环节孩子会说的重复。

谢:可以让小朋友自己找姓,再展示出来,再进行分享,会加深孩子对于其他人姓的印象。

薄:孩子操作比较少,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需要更多一些自主操作环节。

周:这个班孩子对于自己的姓氏了解的比较少,所以环节比较精简,在自己班级开展的时候可以更多的展示。

顾:刚刚我也找了资料,能够看出姓氏背后的一些故事,可以让孩子在前期更多了解一下。比如:《有故事的地图》《我们的百家姓》,深入挖掘。

张雪:可以围绕一个姓或者几个姓深入挖掘。每个孩子自己了解自己的姓氏,从了解中获得对于自己姓氏的认同。

王七林:还是要回顾主题”文化自信”,对自己的姓骄傲、认同,了解传统文化,回归中华传统。孩子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聊聊自己姓的来源,然后自己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自己姓氏的故事,这是文化的交流。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可以在活动中讨论,比如“张王”这样的“复姓,将这些特例拿出来进行分享。视频的形式可以再考虑一下,因为比较呆板,对孩子没有触动,要用一些生动活泼的视频。

周:是的,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当代名人的姓氏,调查自己家里的姓,调查班级里的,周围人,展示姓的多样性。故事:姓的传承。

严乃超:姓是日常生活中,不是长期积累的话,活动的效果也不是很好。我们可以做一个系列,最后做一次展示。老师们的主意都非常好,不是认字,而是认识姓背后的故事。家里有族谱的可以带过来,让孩子认识一下,族谱中可以发现很多名人,了解背后的故事。传承很有意思,寻根——寻找姓的发源地。老师要带着严谨的,做研究的态度为幼儿做好经验铺垫。有的同姓不同源,有的不同源同姓,尽量不要误导孩子。“文化自信”层面,源头就是“炎黄子孙”,远古的故事、神话故事是非常有趣的,可以告诉孩子相关的故事。带孩子找找最初的源头,看看自己三代的家谱。姓还有科学性的道理,血脉的传承,本姓不能传承。

周:一个我们要从课题出发,围绕“文化始于”紧扣课题来做,二是老师开展活动前要做好功课,才能深入浅出的生成自己的活动。最后本次活动要“老师在后,幼儿在前”,提问方式可以做一些调整,激发孩子兴趣。

王:“文化自信”有哪些维度,一在幼儿身上如何展现自己的文化自信。二对自己和他人姓氏的了解。三对自己和他们姓氏思考。四分享自己对姓氏的认识。五表现对自己姓氏的自豪和对他人姓氏的尊重。这样才能体现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活动的最初的姓氏展示可以更生动一些,比如让爸爸妈妈陪着孩子设计用图案等表示自己的姓,自己来贴自己的姓。还可以分别分享自己姓氏的故事,几个孩子之间互相交流。第三个环节体现孩子对姓氏的认识,分享自己的想法,让孩子参与进来。


三、量表的分享与修改

严:理论学习要先行,能够让你们认知更科学。大的方向没问题,小的指标可以从文章中找到更好的表述。

王:第一环节确定主题,第二环节围绕主题进行学习,学习了主题认识再来设计课程,然后再磨课,修改课,最后进行展示。

严:设计量表的时候发现问题,可以去搜文献,有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太仓市太仓市扬州路58号

联系电话:0512-53583696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