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课题研究 > “十四五” > 研讨活动 > 正文

文化自信视域下幼儿园“小日子”生活化课程的建构研究(6月)

作者: 时间:2023-06-12 点击数:

课题名称

文化自信视域下幼儿园“小日子”生活化课程的建构研究

主持人

袁迎春、朱颜玉茹

时间

2023.06.12

讨论主题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培育路径研究》理论学习,“小日子”生活化课程阶段性回看

参与对象

课题组成员

研讨记录

 一、理论学习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培育路径研究》-马树芳

㈠点面结合,全方位发扬“文化自信”

㈡三位一体,多方位发展课程思

㈢深度发掘思政元素,做好价值引领

阅读分享:

其教学内容是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重要保障。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注重挖掘和选择那些具有德育元素或思政元素的内容,如通过汉字的历史和演变说明汉字的文化底蕴。

通过讲述古代文化和文学作品中的品德和思想来阐明德育元素,从优秀文化中提取对个体、对家庭、对国家、对人类有用的价值观等思政元素。

以文化自信为主线是教学工作中最有利的形式,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教学设计中,首先需要明确“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

教师需要把 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的实践中来,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

教师应该注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展示思想价值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探索、认识、领悟内容,培养学生发掘思政题材和内容的能力,增强他们对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的认同和担当意识。


二、“小日子”生活化课程——万和·十二社阶段性回看

⒈课程关键词

朱颜玉茹:我们在在儿童身上发现惊喜,从优体身上获得力量,在活动中得到滋养,在工作中悟出智慧。在突破中重获新生,坚守爱与自由, 温柔而坚定的规则与边界,看见儿童的天赋, 支持儿童成长,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能力,保护儿童的专注力想象力创造力,共建儿童的归属感及同理心,激发儿童内驱力学习力。这些都能作为我们课程活动开展得关键词,也是我们平时观察儿童、观察儿童生活得关键词。

⒉课程复盘

徐猛(木工社):

活动回顾:一个是我们先和孩子设计标记,认识工具;做了一个木工社招牌;在敲敲打打中,发现一些问题并解决,到了后期,孩子们自主设计一些汽车等作品。孩子在过程中产生了为农村制作一个“守护者”的想法,他们搬木头、敲木头、拼守护者、翻车与思考。

收获与问题:在活动之前,教师已经同幼儿一起认识了木工社中榔头、锯子、螺丝刀等一些常用工具的名称及其使用方法,还有手套的穿戴方法。但在实际活动中,仍然发现许多幼儿不能够正确使用工具、穿戴手套。

1木工坊里面有大量长短、粗细不一的树枝, 但应该如何有效的利用呢? 如果只是用这些树枝去做一些装饰或是让幼儿去锯锯摆摆, 估计是远远不够的。

2木工社的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 虽然有手套的保护, 但是如何保证所有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 依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下阶段设想:醒木营地,有主题的开始制作,“守护者”继续制作。

金:我在徐老师得分享中看到了和孩子进行持续性的探索,之后可以更多关注孩子得持续性。

洪天颖(陶泥社):

活动回顾:

第一次:干裂、倒塌、裂缝、裂纹

第二次:;裂纹比第一次少、捏的更有形、利用一些工具装饰

第三次:尝试制作立体浮雕瓷砖(工具压印,自己搓、捏)

第四次:上釉、烘烤

收获:

孩子们对陶泥制作越来越熟悉, 会关注到陶泥制作的过程中如何减少裂纹的出现等等。幼儿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有耐心,能持续、专注地去完成一件作品。教师自己对陶泥的制作和烧窑过程也掌握了很多。

问题:

1.陶泥上色和上釉后, 色差明显很大, 需要再研究和调整。

2.寻找一个可以把作品拿下来的方法。

3.本学期作品单一。

下阶段设想:

⒈尝试配合园部,将幼儿作品融入环境中。

⒉改进色差问题,完成一些有趣、好玩的文创作品。

乔:下学期可以请小班孩子一起来玩一玩,这些在区域中时玩不到的。


许馨尹(戏剧社):

活动回顾:

第一次是感受表演:请孩子勇敢展现自己,表演不是一件难事

第二次剧本创作:万事开头难,一起讨论我们可以演什么。

第三次多变的声音:当一次回声探测器,引导孩子用不同情绪展示不同声音。

第四次创设一个场景:我们给自己布景,即兴表演《大自然的诗》

收获与问题:小朋友一开始从不敢演,不会演,到最后能够敢演,声音更加响亮,更加自如。一周一次的活动对于排练一段戏剧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时间间隔长,会面领着孩子缺席,孩子忘记上一次的活动。

下阶段设想:孩子能力的提升;设计一件团服;在新年展演的时候能够排练出一个节目。

朱:这其实是孩子一个解放天性的过程,解放空间,在不同空间开展不同活动,解放场域。

倪:活动都很有趣,班级里有孩子比较害羞,在班级中比较羞于展现自己,在戏剧社中,她能解放自己的天性,全身心地投入,更加自信。


冯(书画社):

活动回顾:

第一次活动:万和十景,发现幼儿园里的小角落,绘画和暖小院

第二次活动:神奇书屋:每个孩子的视角都各不相同

第三次活动:小池塘:经过前面两次的活动,他们对于构图的了解更深了。

收获:

⒈幼儿能够独立临摹, 对画面构图有初步的了解。

⒉知道水墨画的工具和基本要素, 对色彩有初步的感受。

问题:

⒈幼儿的作品比较固化,接下来是否要以范画和照片相结合的形式开展? (单纯出示范画,幼儿容易依样画葫芦;单纯出示照片,幼儿又无从下手)

⒉幼儿不熟悉调色的技巧,平时接触甚少,导致作品中的色彩较单一,也是作品固化的原因之一。

下阶段设想:针对问题,让幼儿熟悉调色和构图的技巧,先欣赏照片,了解构图,色彩调配尽量自主。

朱盼:孩子对于毛笔、排笔不熟练,所以才会模仿范画。

乔:将难度分解,先了解每个要素,尝试绘画个体,再进行构图。

朱颜:可以增加孩子绘画的频率。


薄文莹(歌唱社):

活动回顾:

1. 了解孩子的歌唱实力,学习五线谱以及音符。2.学会张嘴;3.学习练声;4.学唱了几首歌曲。5.歌唱社开展的内容在班级里也同步进行。

收获与问题:

1.部分孩子对唱歌更感兴趣,特别是女生唱歌时的状态非常投入。2.孩子们唱歌时更加自信了,歌声更敢大胆唱出来了。3.孩子发出的声音开始变圆,不是扁扁的了。

收获:孩子刚开始不感兴趣,学一些热门歌曲由于比较长,一节课完不成。所以我们尝试改变学唱歌曲的内容,将流行类热门歌曲改为动画片主题曲,在活动前先看一个动画小片段,再来进行学唱,提高她们学唱的兴趣。

问题:总是有人缺勤,歌曲学唱没有连续性,经验递进困难。

人数少,时间短,内容有点多,活动开展感觉有点紧张。

下阶段设想:

1. 老师继续积累经验,及时总结。2.继续以动画歌曲为主题进行合唱活动。3.给孩子创造更多机会在不同情境下歌唱。

张明珺(舞蹈社):

活动回顾:

第一次活动:破冰游戏

第二次活动:选定器械和音乐

第三次活动:课程徽章

第四次活动:创编动作、队形初试

收获与问题:问题一:男女比例失衡,后期参加人数较少,男生参与度不高

问题二:手机要放音乐时不能同时拍视频记录

问题三:需要记忆上一次的动作,日常的活动时最好也能在班级里自主练习。

问题四:孩子的拍球水平参差不齐,需要配合的动作容易翻车,还是需要平时的累积

收获一:小成员们很积极,中大班的幼儿可以共享经验,特别是大带小,大班平时积累的比较多,愿意和中班孩子分享

收获二:成员们对于队形的配合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视频学习,知道这是一个需要集体配合的活动,团队意识增强了。

下阶段设想:1.调整器械 新的中班孩子拍球不太行2.视频记录分享给各班教师,可以在表演区内尝试排练

袁宇婷(挖呀挖社):

活动回顾:

自我介绍,画设计图

实地勘察,设计logo

亲身实践,设计造型

特别体验,添砖砌墙

收获与问题:

幼儿

1.幼儿在设计图纸的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得到发展。

2.在亲身体验,设计池塘造型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3.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团队合作意识得到提升。

4.幼儿获得的特殊的游戏体验,挖池塘对幼儿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一次新奇的体验。

5.劳动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

6.整个活动让幼儿充满成就感。

教师

1.在搜索资料的过程中对于挖池塘的专业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2.整体上实现从0-1的突破,从一筹莫展到细细规划每一次,活动具体的事宜,并与幼儿一起实施。

我们的问题:

1.男女比例严重失衡(11个男生,0个女生)2.幼儿的实际参与度不高。3.时间段分散零碎,造池塘需要可持续的整段的时间。4.幼儿和老师都缺乏专业性的知识。5.天气影响较大,雨天实施困难。

下阶段设想:

Plan1:取消挖池塘,改别的社。

Plan2:

1.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家长、园部、网络等。

2.建好的池塘如何玩?给幼儿更好的游戏体验钓小鱼,南水北调等。

3.雨天提前制定雨天计划。


倪萍(花草社):

活动回顾:

第一次活动:静音花蜜 采桑葚

第二次活动:花草拓印,做布包

第三次活动:亲子制作布包

活动准备:本子、帽子、小包、纸、笔

收获与问题:我发现有的中班孩子不习惯做记录,不喜欢收藏宝贝,有的小朋友不喜欢,小朋友不喜欢记录。有的小朋友最喜欢喝苦苦的紫苏茶。有一个男孩子喜欢叮叮当当花草拓印的感觉。还有一个男孩子特别会找有趣得水坑。之后可以运用蝴蝶布置文化区。

问题:活动精简;一起准备材料。活动过程,进行回顾;考虑到不同年龄孩子的能力,设计一些更有系统性的活动

下阶段设想:可以布置一个文化区


朱伊琳(创客社):

微视频回顾

收获:我发现孩子在创客社中更加专注;更愿意试错、尝试了;更加自信,愿意去合作。

下阶段设想:更多的利用社区资源,比如,科技馆。更多关注活动的回顾与总结,更多的经验提升。


朱盼盼(创意社):

微视频回顾,本学期活动围绕园宠小羊,讨论了什么是园宠,怎样围绕着设计文创作品。

收获与问题:

⒈一些孩子设计的形象不是很符合小羊的样子,但是他们能够自信分享自己的作品。

⒉第一次尝试了热缩片,多尝试一些孩子没有做过的东西。

⒊在这样一个课程中,比较有团体感,能够呈现出作品。

问题:形式可以多样一些。

下阶段设想:一起把园宠小羊形象做出更多造型与形象。


张双怡(园艺社):

活动回顾:本学期进行了社徽的绘画,以及接收到了保安叔叔的拔草任务,认识了一个外来物种,进行了拔草。对于小农场的植物进行了照料:浇水、拔草、松土,还进行了写生活动。写生了小农场的植物,小昆虫等等,还写生了石榴和杨梅。

收获与问题: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收获了不同年龄段和班级的好朋友,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画作。对于春夏的植物的生长变化,外形特点进行了持续的细致观察进行了交流分享和绘画。问题就是活动的次数不多,孩子缺少持续性的一个观察,可能今天这个活动做一件事情,下一次活动做另一件事情。  

下阶段设想在造物社边上进行花草的种植,可以在天气好的时候尝试瓶子的插花,给泥巴社拔草、捡树枝,提供一部分烧火材料。


金亦敏(泥巴社):

活动回顾:

通过视频欣赏的方式对窑有了一定的了解。设计窑,利用阿基米德积木进行模拟架构,进行选址。第一次搭建,发现了一些难以解决得问题,求助了保安叔叔。尝试烤棉花糖,结果全部焦掉。于是决定调整窑,变身土灶

下阶段设想:继续围绕面包窑得搭建,并尝试制作一些美食。


三、达成共识

这次的课程回看是有意识去发现活动中有价值的事,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结果的原因或是其所对应的动机,总结其中的经验或教训并思考如何用它指向下一步的行动,即如何在之后的生活中使用这种经验。

课程回看不止是一种总结,还是一种评价,引发对于课程的进一步思。

后续研究措施

在现有课程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背后凸显的文化价值以及对于幼儿的发展提升;梳理“小日子”生活化课程实施方案;利用暑假对下阶段的课程实施进行设想和架构。

活动评价



活动照片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太仓市太仓市扬州路58号

联系电话:0512-53583696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