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重点谋划“十四五”课题,坚持“科学引领、科教融合、科研求质”的原则,以区域“三聚三争”目标任务为导向,以构建“活力科研”为目标,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充分发挥科研在队伍培养、课程建设、质量提升中的“研究、引领、服务、助推”功能。结合上学期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情况,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如下:
⒈调查分析,明晰课题研究现状
在前期课题的基础上,以幼儿园“小日子”生活教育探索以及存在的问题为研究起点,坚持兴趣问题导向观,通过基础研究——课程规划——资源开发——课程实施策略研究——评价反馈——成果总结,将“课程游戏化”精神,有机地渗透到建构文化自信视域下幼儿园“小日子”生活化课程的研究过程中,在提升教师研究水平同时,形成具有园本特色的“小日子”生活化品牌课程系列成果。通过问卷、谈话等了解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幼儿园课程对幼儿发展需求的满足度,了解课程资源对课程实施的承载度等。再结合文献研究,检索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课程群开发等研究现状,形成《文化自信视域下幼儿园“小日子”生活化课程的建构与实施》文献综述。
⒉加强学习,汇编电子学习期刊。
本学期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为“十四五”课题的谋篇布局做好理论层面的指引。重点围绕《学校教科研这样做》专业理论书籍、杂志和公众号优秀推文,课题组每月汇编电子学习期刊,供课题组开展学习。充分利用好《燃荻》这一区域性学习资源,开展针对性强的交流学习,开展多形式的交流活动,以充分发挥课题组的学习引领作用。
⒊提炼指导,搭建多元交流展示平台
本学期,园部积累和拓展、提炼和修改科研成果,为申报省市科研成果比赛做好准备。同时指导老师撰写论文,进行成果的提炼和修改。认真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各级比赛,积极向省、市级杂志推荐优秀成果,提高教师获奖数量和质量。本学期对照《早期教育》《太仓教育》征稿要求,鼓励大家积极投稿。幼儿园通过论文发布会、推荐发表等多种方式,为教师提供成果展示交流平台。
⒋学习和拓展研究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
⑴文献法。对国内外现有生活课程、中国文化资源课程等研究内容进行检索和文献分析,深入了解当今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发展水平与现状。
⑵行动研究法:通过架构“小日子”生活化课程体系,突破教师教学定势,建立“课程设计-保教支持-资源保障”支持系统,形成幼儿园生活教育实践范式。最后,将行动策略应用于实践,并对其效果加以检验。
⑶案例研究法:对幼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典型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系统的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性材料。
⑷观察研究法:以扫描观察、定点观察、跟踪观察等方法,通过影像、图示、轶事等方式记录幼儿在课程中语言、行动、表征和思维,分析反思课程开发中内容的适宜性、策略的有效性、评价的科学性等,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