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课题研究 > “十四五” > 研讨活动 > 正文

12月《文化自信视域下幼儿园“小日子”生活化课程的建构研究》课题研究记录表+通讯

作者: 时间:2025-01-12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文化自信视域下幼儿园“小日子”生活化课程的建构研究

课题类别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

立项编号

2022/LX/02/219/03

 

出席对象

课题组成员

地点

南园幼儿园

(外出学习)

时间

2024.12.30

研究主题

幼儿园课程建设指导

所要解决问题

如何建设有价值、有意义、有文化质感的的课程(专家指导)

研究方法

案例分享法

 

 

 

 

 

 

一、《启慧课程》课程方案

㈠课程建设总体要求

⒈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文件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精神,围绕太仓市中小学“活力课程”建设实施意见,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制定幼儿园《“启慧”课程实施方案》。

⒉建设原则;儿童中心为本、五域融合均衡、资源优化整合、评估反馈循环

㈡课程架构

⒈课程理念

⑴课程核心理论基础:行为课程理论、主动学习理论

⑵“多元互动、和谐共生”课程理念

①多元互动:儿童中心互动、五域融合互动、资源优化互动、师幼平等互动

②和谐共生:身心和谐发展、领域均衡发展、家园共育和谐、课程与幼儿和谐

⒉课程内涵:启发智慧、启蒙智慧、启迪人生

⒊课程目标:慧看、慧听、慧问、慧想、慧做、慧合作

⒋课程内容:内容维度、主题来源、建构方式

⒌课程实施:探究性主题活动、拓展性自主游戏、渗透性生活教育、体验性社会实践、园本化节庆活动

⒍课程评价:“六慧”阶段性评价、“启慧宝贝”过程性评价、基于课程实施的反馈性评价

㈢课程保障机制

人员保障

实施保障:制度保障、资源保障、资金保障

二、专家指导

张斌教授:

课程方案属于课程实施方案,即课程架构已初步形成,接下来需具体说明如何实施。课程方案通常包括课程建设背景、课程架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部分。

在课程建设背景部分,除了提及《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外,还应结合幼儿园自身特色,如生态发展等,将相关政策、领导讲话等融入其中。同时,应对幼儿园、教师、幼儿及周围环境进行基本分析,为资源分析提供依据。

建议将课程架构以图示形式单独呈现,以便更直观地展示课程结构。

课程理念部分的理论基础略显单薄,建议拓展行为课程的理论基础,如引入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同时,对“多元互动、和谐共生”的课程理念进行了深入解读,并建议将课程内涵与课程理念紧密结合。

课程目标中的“慧看、慧听、慧问、慧想、慧做、慧合作”虽然涵盖了儿童发展的多个方面,但并未全面覆盖五大领域。建议重新考虑课程目标,确保全面涵盖儿童发展的各个领域,并体现和谐共生的理念。

课程内容部分应明确交代课程的结构,包括预设内容和生成内容。同时,应列出主题名称,方便审议。此外,还应交代课程内容的筛选标准和来源。

课程实施应明确课程实施的原则,如灵活性、适应性等。同时,应详细阐述课程实施的途径或路径,如环境创设、教学活动等。

课程评价应包括课程方案评价、教育活动评价和师生互动评价。每个评价对象和内容都应选择合适的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同时,应建立课程评价的检测制度。

在课程保障部分,制度、资源等十分重要。建议将课程方案的修改与幼儿学习环境的创设相结合,打造符合课程理念的幼儿园环境。

建议南园幼儿园在课程方案修改过程中,既要回看过去,寻根溯源,又要结合新的环境和特色进行创新发展。同时,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将课程方案的修改与环境创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服务于幼儿的发展。

 

二、《阳光课程》课程方案

㈠课程背景

⒈基本概况:园所情况、教师情况、幼儿情况、家园社区

⒉课程发展情况

基础课程、选择性课程

⒊课程实施现状分析:理念认识、内容体系、实施策略、人力资源、家园合作、课程评价

㈡课程的理念

⒈园所理念

办园理念:“善文化,共生长”

善文化:这里“善”既是指向美好品行的形容词,寓意着纯真至善的文化氛围。也指向善于学习的一种实际行动。既体现着主体间心与心的互联,关爱、理解、接纳、包容等,又体现着主体间手与手的互助,协助、支持、支撑、保护等。

共生长:众多生命体共同生长、发展的过程,如保教人员、家长、幼儿园……同时,在活动中各方人员也都能从中获得不同的发展与成长。

幼儿培养目标:会自理、爱运动、会倾听、爱表达、会发现、爱创造

⒉课程理念

阳光课程:是基于儿童立场,追寻幼儿经验,让幼儿浸润社会生活、自然环境,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教师智慧支持,促进生命的共同生长。

课程理念:“生活、生长、生机、生命”

⒊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全人教育

总目标:我们通过架构阳光课程框架体系,积极探索课程实施路径和方法,完善课程的评价和保障机制,实现幼儿参与活动方式的根本转变,最终使幼儿具有会自理、爱运动、会倾听、爱表达、会发现、爱创造的学习品质,实现“阳光”生长  

㈢课程实施组织策略及要点

⒈创设游戏化环境

⒉挖掘一日生活教育价值

⒊凸显渗透游戏精神

⒋教师观察支持

㈣课程评价

向阳课程评价包括质量评价、幼儿发展评价和教师发展评价。评价伴随着向阳课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新型的评价方式让教师更多地将目光聚焦幼儿的行为,通过解读幼儿的行为去反观课程的适宜性,了解身边的幼儿,找到幼儿需要的、适合的活动,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㈤课程管理与保障:制度保障、教研机制保障、双向互惠的家园、社区合作支持保障、资源保障

 

四、专家指导

张斌教授:

1.整体的课程文本架构是比较合理的,课程背景交代的块面与内容是比较清晰。

2.课程实施现状分析中所有内容建议精简,同时将人力资源与家园合作进行合并因为内容有重叠。

3.课程理念界定中对办园理解的阐述可以少一些,重点对阳光课程要阐述清楚,阳光课程想要培育什么样的幼儿什么样的老师,形成什么样的教育样态。这里的阳光象征着什么,这些要清晰的阐述。

4.课程理念:它们的顺序可以换一下,生命是基础,生长是方向,生活是媒介,生机是样态。

5.理论基础:三个理论稍显薄弱,可以加一些如陈鹤琴的大教育论,凸显自然、社会的教育价值与你们的课程方案是切合的。建议理论基础啊4-5个。

6.课程目标:三爱三会的内容需要在斟酌,会发现爱创造是领域比较融合的,会自理爱运动就相对局限了,建议再思考调整。

7.课程结构根据你们的理念目标、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等进行再整理和优化。

8.最后资源一块的内容建议调整到课题保障那边,课程评价建议参考王春燕教授的论文进行修改。

 

五、《润美课程》课程方案

㈠课程背景

⒈概况:基础情况、师资队伍

问题:师资方面青年教师发展差异大、骨干教师发展遇瓶颈、教师团队科研意识弱

⒉场地不足

⒊课程的融合、开发

㈡课程理念与目标

⒈课程理念

——指园本课程指向领域融合和深度学习,提升课程的综合性;

——指园本课程延续我园长期对于美育的研究,继续深入,由关注幼儿显性成长转向重视幼儿内在美好品质的养成。

⒉课程总目标

“润美”课程:通过师幼共同有意义的生活及协商性学习,使预设的结构化课程赋予情趣特质、生活味道,使动态的生成课程追随幼儿兴趣的同时赋予发展意蕴,师幼共生共长。其核心是嵌入生活、充盈情趣,最终让幼儿能自主体验、自如表达、自由掌控,从而培养幼儿开拓的观察视野、活跃的思维、积极的学习态度、文明的行为习惯、追求美的生活态度,使之具有自主、独立的学习能力,主动、积极的交往能力,勇敢、求异的创新能力,实现深度学习,养成内外兼修的美好品质,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⒊课程发展目标:自主体验、自如表达、自由掌控

㈢课程结构

共性课程、特色课程、辅助课程

㈣课程内容

共性课程、特色课程、辅助课程

㈤课程实施

⒈开发课程资源,优化课程资源库

⑴形成物质性资源库

⑵形成文本性资源库

⒉探寻“润美”课程实施策略,形成路径方法

步骤一:幼儿走进现场,教师陪伴观察

步骤二:汇总分析信息,解析当下发展

步骤三:对接《指南》目标,师幼“共筑”课程

步骤四:搭建支持场域,跟进发展需要

㈥课程保障

⒈人员保障

⒉制度保障

⒊资源保障

⒋家园、社区保障

⒌实施保障

⑴两个构建:真教研、优管理

⑵三个中心:幼儿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课程研发中心

㈦课程评价

⑴夯实“重质量、重发展、重多元”的评价原则

⑵确立“源于现场、基于过程”的评价思路

⑶架构“多种信息、多方参与”的行动路径

⑷提升“优化行为、完善课程”的跟进能力

 

六、专家指导

张斌教授:

“润美”课程在表述上可能过于强调了“美”,而忽略了“润”的深层含义。建议对“润美”进行更深入的斟酌,以体现课程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润”应理解为一种获得知识或技能的形式,而“美”则基于幼儿园的美育研究。目前,课程理念中“润”的表述不够明确,未能充分体现其作为深度学习方式的特性。

建议参考朝阳幼儿园在课程结构上的清晰表述,以完善润美课程的背景介绍。

课程理念与目标方面,理论基础部分缺失,需要补充相关理论基础以支撑课程理念;课程总目标中,部分内容重复,建议简化并明确逻辑关系;课程发展目标与儿童发展目标混淆,需要重新梳理;目标设计应回归《指南》和《纲要》,确保准确性。

课程结构与内容方面,课程结构部分表述凌乱,建议使用图形化方式呈现;共性课程、特色课程和辅助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晰,需要重新考量;特色课程和辅助课程中的活动尚未达到课程水平,仅为活动,建议重新梳理课程内容架构;建议按照生活、学习、运动、游戏四个板块规划课程内容,并进行三级评估。

课程实施方面,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属于课程实施部分,应单独列出;课程实施路径未明确交代,建议补充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等实施途径。

课程评价方面,课程评价应在课程保障之前,建议调整顺序;评价原则、思路、方法应融合在评价对象后面,确保逻辑清晰。

建议艺禾幼儿园对现有课程基础进行统整性分析,判别化梳理,以提炼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明确幼儿园核心气质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积极修订完善课程方案,确保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同时,将加强顶层设计,提炼幼儿园核心气质,构建具有更专业、科学的课程体系。

 

 

 

物化成果

课程方案5.0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太仓市太仓市扬州路58号

联系电话:0512-53583696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