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将中华姓氏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铸牢”教育的重要渠道。本文在解析中华姓氏文化历史地位与融入课程思政义的基础上,通过探究“铸牢”视域形成,明确高校“铸牢”教育意义与关键,辩证得出中华姓氏文化融入课程思政与高校实现“铸牢”教育具有互为表里、双位一体的内在有机联系。
【关键词】
中华姓氏文化;课程思政;铸牢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 (2023) 03-0103-0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自“铸牢”提出以来, 党中央多次强调并将其写入党章。 2021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深化新时代学 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
进步教育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和相关专业课程中,落实到课程思 政实施中”[1]。 次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又重申了要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中小学德育和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合”[2]。 在此背景下,开展“铸牢”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 任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拔节孕穗、积蓄能 量、淬炼成钢的关键期,“铸牢”教育在本质上是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将尊重差异、包容 多样、增进一体贯穿高校教育工作的始终。 从高校教育工作来看,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推 动“铸牢”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尤其要发挥课程思政在学校“铸牢”教育中的主渠道 作用。 中华姓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纽带,是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基石, 将中华姓氏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铸牢”教育的重要渠道。 基于此,我们开展 了中华姓氏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实现“铸牢”教育研究,以中华姓氏文化凝聚认同,以高
校课程思政为教育载体,实现“铸牢”教育面向学生的主要目标,促进校内各民族学生 “交往、交流、交融”。
一、“铸牢”视域形成及高校“铸牢”教育意义与关键
1.“铸牢”视域形成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与相关工作关系到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民族团 结和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 探 本溯源,“铸牢”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 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民族发展规律之后提出的重大论断(图1)。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 论述中,既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既讲“普遍性”又讲“特殊性”,既讲“怎么看”又讲“怎 么办”,为高校以“铸牢”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2.高校“铸牢”教育意义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将‘铸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指示,“铸牢”已成为新时代学 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要任务。
首先,高校“铸牢”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根本要求。 新时代 背景下,要求新一代青年提升自身使命担当意识,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为己任。高校作为培养新一代青年的主要阵地,要深入开展“铸牢”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习 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增强学生对党、民族、祖国的认同,提升自身推进中华民族共同 体建设的本领,成为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干 力量。
其次,高校“铸牢”教育是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作为服 务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一环, 其承担的工作与职能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密切相关。 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可以视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不仅汇聚了大量的优秀专家 学者,还汇聚了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大学生,是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研究的主阵地。 因此,高校开展“铸牢”教育有利于培养大批优秀的民族工作人才,进一步促进民族团 结,有效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最后,高校“铸牢”教育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高校以立德
树人为根本任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主要渠道在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而“铸牢”教育又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高校“铸牢”教育的开展不仅可以有效提升高校 思政教育内涵,还可以有效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因此,需要将“铸牢”教育 融入、贯穿高校“三全教育”。
3.高校“铸牢”教育关键
“铸牢”作为一项长期化、系统化的教育任务,是高校铸魂育人的重要时代使命。 高 校“铸牢”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变化,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以实现文化认同为价值导 向,将“铸牢”扎根于高校学生的“心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首先,要找准价值结合点,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 [3]高校肩负为国育才之大 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发挥自身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将“铸牢”贯穿于高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铸牢”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效 应,不仅要在“四史教育”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史教育,树 立和强化学生正确的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还要将“铸牢”教育与专业课程同行, 并依据各学科专业特征将其有机嵌入知识技能的传授中;另一方面,要将“铸牢”教 育与实践、体验以及网络教学紧密结合,与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等教育有机融合,促进高校学生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团结统一,守望相助、 手足情深。
其次,要找准情感共鸣点,把握“一”和“多”的关系。 高校“铸牢”教育的开展需 要把握、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为核心原则,探寻 情感共鸣点,凝聚实现民族复兴的主体力量。 一方面,以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与演进为主线,让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每个民族均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必 不可少的一员,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为民族复兴承担其应尽之力、应 有之举;另一方面,要从厚植家国情怀、筑牢思想基础、突出精神内核、拥护领导核 心及坚持正确方向五个方面,牢固树立“五个认同”意识(祖国、民族、文化、党、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后,要找准文化契合点,把握好“同”和“异”的关系。 中华各民族在历史演变与发 展过程中不仅有共性,还有差异。 “同”是方向、前提及根本,只有在“同”的基础上,才能 实现共同性和差异性辩证统一。 中华文化认同作为一切认同的基础,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亦是“铸牢”的核心思想。 高校“铸牢”教育,要始终坚持突出文化的育人功能,以转变观念、搭建平台、文化交流及文化浸润为主要方式方法,切实促进不同民族学生在各 方面的共同性,为各民族学生营造交流平台与环境,促进高校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 交融”,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入行。
二、中华姓氏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实现高校“铸牢”教育的辩证关系
1.中华姓氏文化的历史地位
“姓氏”是人类个体与生俱来的第一符号,是人类社会维系血亲、区分族别的重要 依据。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有6500多年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与 基因,具有其他文化无法代替的独特魅力与丰富内涵。
第一,中华姓氏文化是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基石。 中华姓氏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 元素,不仅包括姓氏起源、姓氏流变、家族宗祠、世系家谱等,还包括家训、堂号、堂联、 字辈等,也包括由此形成族姓与民族方面的文化认同理念。 其中,家谱、家规、家训等是 区分不同家族的根本,亦是维系家族发展、凝聚向心力的基础。 中华姓氏文化内涵随着 中华民族在历史融合演变过程中不断拓展,文化基因也随之不断壮大,已成为中华文 化多元一体化和具有连续传承性的文化认同基石。 因此,发挥中华姓氏文化在民族认 同、文化认同的显性作用,是民族振兴与国家统一实现之根本。
第二,中华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中华姓氏文化作为最古老 的传统文化,从其诞生历史来看几乎与中华民族同步发展,经历了无数的跌宕起伏 与朝代更迭,其发展与延续一直生生不息,从未间断。 纵观人类文明史,众多古文化 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于历史,而由中华祖先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姓氏文化在历经数千 年风雨后依然不断地延续,已成为现代人们解读历史、传承文明的独特窗口。 伴随着 姓氏、家族、民族形成与发展而积淀起来的中华姓氏文化,以其独特的形式传递着中 华文化的灿烂与辉煌,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繁衍,不仅为追索民族姓氏始祖提 供了机会与线索,而且作为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信息学遗 产。 [4]
第三,中华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纽带。 中华姓氏文化的独特生命 力决定了其自身蕴含着强大的凝聚力。 对于一个家族而言,姓氏就是凝聚族人的主要力量。 自宗族产物诞生而来的中国姓氏,经过氏族家长制、国家一体化等各个时期的发 展,并通过各个朝代的深化,形成了庞大的宗族网,而宗法意识和宗族组织给姓氏增添 了深刻的民族烙印。 追溯中华姓氏文化的根源,众多姓氏的始源地均由炎黄两帝传承 而来,因此,汉族常常被称为或自称为炎黄子孙。 中华民族自古遵从“礼乐教化”的传 统,重视祖先的教导,强调宗族的延续以及血脉的传承,通过姓氏可以将身处天涯海角 的人们凝聚在一起,激励每个中华儿女为祖国效力,为民族争光。 2.中华姓氏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 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5]这为高 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因此,应基于中华姓氏文化的历史地位以 及其可触及、易理解、好体悟的优势,将其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思政中,树立和强化各民族同学正确的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
首先,有利于学生把握显性文化符号。 课程思政的提出解决了高校思政教育有限性与思政工作任重道远之间的矛盾,因此选取显性强、易接受、影响深远的思政元素成为前置性问题。 姓氏作为学生每天无数次说出、听见、看到、写下的文化符号,其显著性非其他文化符号可比。 将组成中华姓氏文化的各个民族的姓氏文化融入课程思政之 中, 能够使各民族学生更好地把握住中华民族共有文化符号的代表———姓氏及其文 化,进而起到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作用。 只有深刻地把握姓氏及其文化———这一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符号,才能对中华文化产生深层次的认同,进而培民 族团结之根,筑民族和睦之基。
其次,有利于学生正确处理“同”与“异”。 中华文化是由56个民族相互融合有机组 成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由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相互交融有机组成,但是现阶段,高校绝 大多数学生对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普遍缺乏认识。 中华姓氏文化丰富多彩的多元一体 格局是易于接触、易于操作、易于体认的不受时空限制的显性文化符号,应将其作为思 政元素引入课程思政,让各民族学生通过把握这一天天接触却视而不见的姓氏文化符 号,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正确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再次,有利于学生打破刻板印象。 将中华姓氏文化的多样性归入其历史发展脉络 之中,作为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思政,可以使各民族学生在更高的层次正确理解中华姓 氏文化多样与一致的对立统一关系,打破对各民族姓氏文化的刻板印象。 因此,将各民 族姓氏文化纳入中华姓氏文化发展史的大框架,并将各民族的姓氏文化特征作为中华 姓氏文化发展历史长河中不同阶段的共时呈现,不但可以消除各民族学生对彼此的姓 氏文化乃至民族文化的刻板印象,还可以对在城镇化、现代化日益加速,各民族“交往、 交流、交融”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未来必然出现的各民族姓氏文化快速趋同现象做出预 测性解释。
最后,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文化。 诚如前述,在我国,各个民族中姓氏文化发 展不均衡。 这一姓氏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性,正是中华姓氏文化历时发展的共时写照。 将中华姓氏文化作为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思政之中,不但可以让各民族学生明晰中华姓 氏文化这一中华文化典型分支的历时发展与共时现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多 元、一体统一特征的认识,了解到各民族姓氏文化虽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但是其历时 发展走向趋同,认识到“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一体是主线和方向”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而 使各民族学生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 基于前文分析,中华姓氏文化融入课程思政与高校“铸牢”教育具有互为表里、双 位一体的内在有机联系,二者皆聚焦于青年群体,根植于文化认同。 [6]从价值结合上看, 两者毫无二致;从情感共鸣上看,两者同声相应;从文化契合上看,两者同向而行。 具体 来看,高校“铸牢”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根本要求,是推动党的民 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 高校“铸 牢”教育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变化,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以实现文化认同为价值导向, 将“铸牢”扎根于高校学生的“心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而中华姓氏文化 以其历史地位及其可触及、易理解、好体悟的优势融入课程思政中,有利于高校学生把 握显性文化符号,正确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消除彼此间的刻板印象,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树立和强化各民族学生正确的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最终实现“铸牢”教育的 目的。
三、中华姓氏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实现“铸牢”教育的路径
1.融入课程体系,助力高校“铸牢”教育建设
高校开展“铸牢”教育需要有载体路径做支撑,而中华姓氏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就 是“铸牢”教育的载体路径。 课堂教学是高校实现思政教育的主要抓手,更是高校学 生学习“铸牢”教育的主要场所。 因此,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体优势与核心作 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手段,丰富教育形式,将中华姓氏文化、“铸牢”思 想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以促使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助力高校 “铸牢”教育建设。 一方面,高校需要发挥自身教育优势与作用,进一步明确中华姓 氏文化融入课程体系对于高校“铸牢”教育建设的重要性,在探索中华姓氏文化融入 课程思政与“铸牢”教育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寻找两者价值结合、情感共鸣、文化契合 的点,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制定相应的课程改革方案,改善专业课程体系对应两者教 育的适应性。 另一方面,应当让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中华姓 氏文化的内容与“铸牢”教育内容,强调“变”与“不变”、“一”和“多”、“同”和“异”等 内容,并以中华姓氏文化的融入为契机助力课程思政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发展专业 课“铸牢”教育的主要渠道,在实现“春风化雨”的育人成效的同时助力高校“铸牢” 教育建设。
2.融入课外活动,推动高校“铸牢”长久持续
高校需要顺应政策要求以及时代环境,推动“铸牢”教育与思政工作紧密融合,借 助中华姓氏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契机,创新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将其延伸至高校学生课外活动中,从而推动高校“铸牢”长久持续。 一方面,将组成中华姓氏文化的各个民族 的姓氏文化融入课程活动之中,能够使高校学生更好地把握住中华民族共有文化符号 的代表———姓氏及其文化,进而起到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作用。 只有 深刻地把握姓氏及其文化这一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符号, 才能对中华文化产生深层 次的认同,进而培民族团结之根,筑民族和睦之基。 另一方面,开展中华姓氏文化相关 的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将“铸牢”教育融入各类实践活动之中;同时,在实践活动的基 础上,组织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九个一”活动,即上好一堂思政 课、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参加一次主题活动、制作一期宣传栏、学习一个典型模范、讲 述一个故事、学唱一首歌曲、撰写一篇作文、参观一次展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理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于学生心中。
3.融入文化环境,促进高校“铸牢”巩固完善
文化滋养身心,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样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 在中华姓氏文化融 入课程思政过程中需要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促进中华姓氏文化与校园文化全要素、 多领域深度融合起来,形成以中华姓氏文化为引领,包含红色、体育、节庆等多元文 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校园文化阵地。 做在日常、融入经常,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促 进校园文化更有生命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同时,进一步扩大“铸牢”教育外延,让 “铸牢”教育更聚焦、更深入、更有力,促进高校“铸牢”巩固完善。 一方面,要充分挖掘 民族姓氏历史,在校园打造与人文生态景观相融合的一批标志性、代表性强的中华 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为高校人文环境的营造提供强有力的内容及精神支撑, 对大学生实现间接的思想引导与理想熏陶。 另一方面,要发挥高校社团组织的作用, 围绕中华姓氏文化等相关主题定期举办学习会、报告会、主题党课、知识竞赛等主题 活动,让学校各民族学生一起成长与生活,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尊重差异、增进友 谊、团结互助、共同成长。 [7]
4.融入师资队伍,保障高校“铸牢”良好发展
在中华姓氏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实现“铸牢”教育的过程中,最为直接的实施主体 是高校教师。 高校师资队伍水平是保障高校“铸牢”良好发展的重要前提。 因此,高校 需要充分发挥教研室作为基层教研单位的作用,发挥教研室主任、课程负责人作为基 层教研领导者和领路人的作用, 进一步提升一线教师自身对于中华姓氏文化与 “铸 牢”教育的认知,定期开展“铸牢”专题培训,不断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做好内部转化工作,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和课程教学实效。 同时,应集思广益,将中华姓氏文化所蕴含的 “铸牢”拆分、融入全课程、各章节之中,在各类课程的知识教学中内化“民族共同体意 识”,即在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地理解、把握“铸牢”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在中华姓氏 文化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时,将“铸牢”核心理念、内容、精神渗透其中,在理论与实践相 互推进中加以落实。 换言之,教师要以课程思政为主要抓手,以中华姓氏文化为引子, 将“铸牢”融于各类课程教学过程中,保障高校“铸牢”良好发展,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四、结语
“铸牢”作为一项长期化、系统化的教育任务,是高校铸魂育人的重要时代使命。 高校“铸牢”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变化,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以实现文化认同为价 值导向,将“铸牢”扎根于高校学生的“心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而将中 华姓氏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铸牢”教育的终南捷径,通过将中华姓氏文化 融入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课外活动、文化环境、师资队伍,最终实现“铸牢”教育的 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1-04-20)
[2]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EB/OL].(2022-02-08)[3]杜雯.推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5-10(8).
[4]唐金培.中华姓氏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传承体系构建[C]//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2012:249-253.
[5]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引起热烈反响[EB/OL].(2016-12-09)
[6]吴聪.国潮文化语境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22,30(5):116-124.
[7]吕潇俭.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研究:以青海省高校为例[J].文教资料,2022(4):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