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都具有价值潜在性的特点,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为幼儿园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了帮助教师明确课程资源类型,理解课程资源运用的原则,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2024年11月19日,太仓市艺禾幼教中心发展共同体,围绕“盘活‘在地’资源,赋能课程生长”,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太仓市艺禾幼教中心万和路幼儿园承办了本次活动。
在教研活动开始之前,张乐凯老师收集了教师们对于幼儿园课程的困惑以及想要解决的问题,随后组织教师就“什么是幼儿园课程?”以及“幼儿园的课程资源有哪些?”展开讨论。张老师以“儿童射飞机的行为”为例,向老师们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知识”本位和“人”本位的两种不同的课程观。同时,结合《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对什么是课程资源做了详细的解读。张老师强调,与儿童真实生活相关联的资源都可称为课程资源,这样的课程资源,是从儿童的需要出发的,其关键在于能与孩子发生“真实的关系”。
同时,张老师指出课程资源需要具备可感知、可操作、可内化的特点,才能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资源的选择上,要注意贴近幼儿的生活,并与幼儿产生积极互动,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促进经验的生长。
经过一天的深入研讨和交流,教师们纷纷表示对课程资源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和理解。大家随机抽选上午收集到的困惑便签,并为其答疑解惑。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相信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能够加强“在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课程资源成为支持幼儿持续学习的载体。


